資訊|論壇|病例

搜索

首頁 醫(yī)學論壇 專業(yè)文章 醫(yī)學進展 簽約作者 病例中心 快問診所 愛醫(yī)培訓 醫(yī)學考試 在線題庫 醫(yī)學會議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專業(yè)交流 > 升降散治療外感溫病

升降散治療外感溫病

2012-02-02 11:12 閱讀:2611 來源:中國中醫(yī)藥報 責任編輯:申瓊鶴
[導讀] 升降散為表里雙解之方,如在外感溫病過程中出現表里熱盛證候時可以取用。即使里熱不盛,通過適當加減,加用涼散表熱之品,也可隨宜取用。 筆者在治療以發(fā)熱為主癥的上呼吸道感染時,除外傷寒、食積等證候,如果是常見的外感溫病,多采用升降散合銀翹散,或升

    升降散為表里雙解之方,如在外感溫病過程中出現表里熱盛證候時可以取用。即使里熱不盛,通過適當加減,加用涼散表熱之品,也可隨宜取用。

    筆者在治療以發(fā)熱為主癥的上呼吸道感染時,除外傷寒、食積等證候,如果是常見的外感溫病,多采用升降散合銀翹散,或升降散合小柴胡湯加減,取效頗捷。

    如治療趙某,男,15歲。2011年6月19日初診。主訴發(fā)熱2天,伴咽干、咽痛,頭痛,口干喜飲,有汗,無惡寒,納食尚可,大便日1次,偏干。舌質紅,舌苔薄黃,脈弦數。證屬外感溫病之風熱外侵,治以疏風清熱為法,方用升降散合小柴胡湯加減。處方:僵蠶12克,蟬衣9克,生大黃(后下)3克,柴胡12克,黃芩12克,連翹15克,桔梗12克,生甘草3克。2劑,水煎服。藥后痊愈。

    按:本案屬臨證常見病證,證屬風熱外感無疑,但既非典型之熱在肺衛(wèi)之銀翹散證,也非典型之熱在少陽膽經之小柴胡湯證,又非典型之郁熱在里之白虎湯證、承氣湯證。治療單用清法、瀉法均非所宜。筆者常取用升降散合小柴胡湯加減,宣解表熱同時,兼開郁解熱,取效較捷。

    當然,如外感溫病合并食積,可以用升降散合保和丸加減治療。

    如治療崔某,男,5歲。2011年6月28日初診?;純鹤蛲黹_始發(fā)熱,今晨不飲不食,精神欠佳。舌質紅,舌苔薄白膩,脈浮細數。證屬內有食積,外感風熱。治以消導宣散為法,方用升降散合保和丸加減。處方:僵蠶6克,蟬衣6克,生大黃(后下)6克,柴胡9克,桔梗6克,炒萊菔子9克,焦山楂12克,陳皮3克,生甘草1克。2劑,水煎服。

    12小時內分3次服下1劑半,便瀉、熱退而愈。

    按:小兒熱病多可見食積。本案考慮食積是依據起病即舌苔偏膩。因病程較短,化熱未顯,故為白膩而非黃膩。倘病程已過三四天,經中西藥物誤治而見苔白膩者,每有平胃散證。

    筆者以往治療上焦熱病,取用大黃時每用酒軍,但對部分患者起不到瀉下作用,也許和酒軍質量有關,現基本都用生大黃。


分享到: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y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意見反饋 關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