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論壇|病例

搜索

首頁 醫(yī)學論壇 專業(yè)文章 醫(yī)學進展 簽約作者 病例中心 快問診所 愛醫(yī)培訓 醫(yī)學考試 在線題庫 醫(yī)學會議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專業(yè)交流 > 臨床小兒用藥中青霉素皮試經驗總結

臨床小兒用藥中青霉素皮試經驗總結

2023-04-23 10:56 閱讀:16669 來源:愛愛醫(yī) 作者:郭又嘉 責任編輯:柳葉彎刀
[導讀] 青霉素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當屬為過敏反應,臨床發(fā)生率約為3%到10%,我國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 2015 年版)》明確告知了在使用青霉素類藥物前需要進行皮試,皮試呈陰性的患兒或者患者方可使用,但由于皮試的規(guī)范實施沒有得到落實,可能導致患兒出現皮試假陰性,進而出現用藥后青霉素過敏

青霉素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當屬為過敏反應,臨床發(fā)生率約為3%到10%,我國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 2015 年版)》明確告知了在使用青霉素類藥物前需要進行皮試,皮試呈陰性的患兒或者患者方可使用,但由于皮試的規(guī)范實施沒有得到落實,可能導致患兒出現皮試假陰性,進而出現用藥后青霉素過敏。

一、關鍵詞:誤區(qū)

誤區(qū)1:青霉素皮試陽性的患兒之后都不能再次使用青霉素類藥物

在林愛華發(fā)表的文獻中對該情況進行了闡述,青霉素類藥物過敏的患者在5年內不再出現過敏反應的概率為50%,而80%的患者在10年內不會再次出青霉素類藥物過敏。

這意味著患兒即使以前出現過青霉素皮試陽性,在以后也可能出現青霉素皮試陰性,代表著使用青霉素類藥物的可能性。

誤區(qū)2:青霉素皮試陰性的患兒當再次用藥后無須再次進行皮試

研究表明青霉素皮試只能檢測當時患兒體內是否存在導致速發(fā)型過敏的IgE抗體,所以即使是青霉素皮試陰性的患兒也可能出現過敏反應,且大多為遲發(fā)型過敏反應。

這意味著患兒即使在同一次疾病中更換青霉素類藥物都需要進行皮試,更何況間隔時間長的再次用藥。

二、關鍵詞:適用情況

進行皮試:患兒在使用氨芐西林、阿莫西林、青霉素類復方制劑等半合成青霉素類藥物或者青霉素藥物前都需要進行青霉素皮試。

禁止皮試:患有急性蕁麻疹、慢性蕁麻疹等皮膚病的患兒禁止進行青霉素皮試;存在過敏反應病史的患兒因為容易出現過敏性休克,也禁止進行青霉素皮試;用藥前1個月內出現速發(fā)型過敏反應的患兒也禁止進行青霉素皮試。

上述表述意味著醫(yī)生在給患兒使用青霉素類藥物前,需要對患兒的情況進行詳細詢問,禁止在非詳細詢問狀態(tài)下進行青霉素皮試。

三、關鍵詞:準備

急救藥物準備:在皮試前需要準備0.1%的腎上腺素注射液以及注射裝備,主要用于出現嚴重過敏反應患兒的急救,針對過敏反應輕型的患兒可以對癥用藥。

消毒劑準備:對于患兒建議使用0.9%的氯化鈉注射液清潔受試皮膚,不建議使用乙醇或者碘伏消毒。

四、關鍵詞:操作流程

1、青霉素皮試制劑制作:樊國斌、沈欽華等人發(fā)表的文獻中對青霉素皮試液的制備以及存放時間等進行了闡述,認為青霉素皮試制劑最好現配現用?,F階段的青霉素皮試制劑的濃度都在200到500U/mL之間,李素娟等人發(fā)表的文獻中提到過皮試制劑濃度越高出現結果假陽性的概率越高。

上述闡述提示在使用500U/mL濃度的制劑進行皮試時,建議通過0.9%的氯化鈉注射液進行對側前臂注射對照試驗,減少皮試假陽性的誤判。

2、注射劑量:另外樊國斌、沈欽華等人也對注射劑量進行了研究,表明患兒青霉素皮試制劑的最佳注射劑量為0.02到0.03 mL。

3、注射部位選擇:選取皮膚較薄的部位進行注射,方便觀察辨認患兒的局部反應。

4、觀察:注射皮試液后應該嚴密觀察患兒的情況,一般在20分鐘后進行結果判斷。陰性:注射部位沒有紅腫、紅暈,皮丘無增大,患兒無不適表現、自覺癥狀。陽性:皮丘增大且伴有紅暈,患兒可出現惡心、心慌、頭暈。一般青霉素皮試后的不良反應在注射后數分鐘到數小時內發(fā)生。

總之,醫(yī)生在給患兒進行青霉素皮試前應該詢問患兒有無嚴重過敏史、近1個月內有無速發(fā)型過敏,并準備好青霉素皮試制劑過敏的急救藥物,之后按照規(guī)范流程以及規(guī)范劑量給患兒進行皮試,期間嚴密觀察患兒的情況,一旦出現心慌、注射部位瘙癢等情況,需要醫(yī)生警惕過敏反應發(fā)生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1】孟佳,張靜宇,張婉,孫靜,張媛媛.青霉素類藥物皮試陰性患者發(fā)生過敏反應的臨床特征及危險因素分析[J].實用藥物與臨床,2023,26(02):144-147.

2】趙東芳,杜鵑,趙艷偉,楊晶,鄭智,齊曉玖,賈燕瑞,陜海麗,劉娜,張春艷,潘瑞麗,李杰紅,翟所迪,李春燕,張會芝.青霉素皮膚試驗臨床操作專家共識[J].臨床藥物治療雜志,2022,20(03):10-12.

3】林愛華.青霉素皮試的5個認知誤區(qū)[J].江蘇衛(wèi)生保健,2021(09):32.

4】肖浩,張虹婷,孟娟.“青霉素過敏史”主訴患者規(guī)范化青霉素過敏檢測結果[J].中華臨床免疫和變態(tài)反應雜志,2021,15(04):390-397.

5】林愛華.“青霉素皮試”5誤區(qū),你中招了么[J].家庭醫(yī)藥.快樂養(yǎng)生,2021(08):46-47.

6】王榮珍,鄒先彪.青霉素靜脈脫敏療法研究進展[J].中國醫(yī)刊,2021,56(07):713-716.

7】劉亞玲.新生兒青霉素皮試判斷標準的淺析[J].飲食科學,2019(10):155.

8】秋葉.注射青霉素前為什么要做皮試[J].閱讀,2019(30):47.

9】劉芳,董潔,李玉梅,李奕.青霉素皮膚試驗臨床使用的評估及其臨床價值[J].抗感染藥學,2019,16(01):1-5.

10】宋協國.青霉素皮試“陰性”亦可能過敏[J].家庭醫(yī)學,2016(01):23.

11】沈華芳,高永梅.兩種不同皮試注射量對青霉素皮試結果的影響[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2(28):5890.

12】樊國斌,李素娟,沈欽華.影響青霉素皮試結果的原因分析及其對策[J].抗感染藥學,2015,12(04):516-519.


分享到: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y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意見反饋 關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