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之道,名師辭世。肝膽胰外科學一代宗師,301 醫(yī)院黃志強院士因病醫(yī)治無效,于今晨 9 點 22 分在北京逝世,享年 93 歲。
那本《黃志強膽道外科學》成為永恒的收藏。
黃志強院士總結自己從醫(yī) 55 年最終走進最高科學殿堂的原因時說,我常想起這樣一句話:山雖高,沒有爬不上的;路雖遠,沒有走不到的……我常自問,是我的幸運?機遇?聰明?還是我的勤奮?我確信,在不排除其他影響的條件下,是勤奮給我鋪平了道路。 ——摘自《醫(yī)家金鑒》外科學卷黃志強院士素有中國「膽道之父」美譽。他有一句格言:治別人治不好的病,開別人不敢開的刀。從醫(yī)半個多世紀以來,他瞄準肝膽疾病孜孜以求,為世人攻克肝膽疾病贏得了一個個「第一」,成為我國肝膽外科事業(yè)的奠基人。倡導建立了中國最早的肝膽外科專業(yè),并創(chuàng)立的一整套理論技術體系,至今仍在指引著肝膽外科醫(yī)師們的臨床實踐,造福著廣大患者。
圖為本站記者 2008 年采訪黃院士時的合影。
1952 年 2 月,他積極志愿參加**的志愿手術隊,在前線工作一年。
20 世紀 50 年代,在他在我國的西南地區(qū)率先開展了心臟直視、開顱、頸動脈瘤切除等當時高難度手術,并特別擅長疑難雜癥的處理,遠近聞名,蜚聲遐邇,34 歲的黃志強成為我軍最年輕的外科學教授。
1957 年,經(jīng)過對西南地區(qū)治療病例的詳細調查,首次報道了膽管結石在我國的高發(fā)病率,并于 1958 年在國際上首次采用肝葉切除術治療肝膽管結石,開創(chuàng)了應用肝外科技術解決膽道問題的新途徑。
1962 年編著了我國第一部《原發(fā)性膽管結石及其有關問題》。
1963 年,成立了我國第一個集醫(yī)療、教學、科研于一體的肝膽外科??疲⒘水敃r頗具規(guī)模的實驗室。就是這一基地,成為我國幾代膽道外科醫(yī)生的搖籃,在我國膽管結石的外科防止中做出了重大貢獻。
文革期間,克服一切困難,主編了第一部《外科手術學》與《膽道外科》,并于 1975 年出版發(fā)行。
1978 年,他代表我軍參加了第一界全國科學大會。
1980 年,他被***學位委員會批準成為我國第一批博士導師之一。
1985 年調入中國人民**總醫(yī)院工作,創(chuàng)建了肝膽外科。
1997 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專業(yè)技術一級,文職特一級。
祝我們敬重的**黃志強院士一路走好!